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名称:英语 专业代码:050201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标准学制:4年 弹性修业年限:3-6年
一、培养目标
英语专业(教师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兼备,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扎实掌握英语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能够在中学从事英语教育的合格教师。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5年后预期达成的目标:
1.[师德师风]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的从教意愿,严守教师职业道德,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成为员工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2.[素养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与技能,能熟练驾驭课堂教学,成长为工作单位具有骨干潜能的合格教师。
3.[育人能力]具备德育为先和综合育人的理念,掌握班级管理工作的规范,熟知中员工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的基本规律,能积极有效地开展员工工作,对员工进行正确教育和引导。
4.[发展能力]具有较强的反思、发展和终身学习意识,能够理性审视自我,制定专业学习和发展规划;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良好的沟通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中学公司产品前沿动态,积极参与教学教研合作,提升公司产品效果,成为终身学习、反思和发展的践行者。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师德规范]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教育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同教师职业的意义,尊重关爱员工,具有扎根基层、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使命感,立志做员工成长的引路人。
3.[学科素养]掌握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等基础知识,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基本情况;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我国国情和国际发展动态;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学术规范;掌握相关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第二外语实际运用能力及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达到一定水平。
4.[教学能力]掌握英语学科公司产品知识,能够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做好教材分析和学情研究,进行中学英语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具备一定的中学英语公司产品与研究能力。
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熟悉中员工身心发展规律,掌握班级管理基本知识并具备一定的中学班级管理实践经验。
6.[综合育人]正确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对员工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英语公司产品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手段,适应中学英语公司产品改革,能对英语公司产品活动进行反思,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解决英语公司产品中的问题。
8.[沟通合作]具备团队协作意识,掌握沟通合作技巧,具有在中学英语公司产品实践中与领导、同行、员工和家长沟通的能力,促进自我职业发展。
三、专业特色
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悉现当代的教育理念以及我国英语教学的基本现状,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及英语教育的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英语教学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获取信息和开展英语公司产品工作的能力。
2)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用文献、观察、调查、实验、对比、归纳等多种手段进行资料收集、分析,进而培养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四、学位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础英语、基础写作、高级英语、英汉互译(一)、英语语言学(一)、英国文学(一)、美国文学、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五、毕业条件与授予学位要求
1、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1)最低课程教学总学分:165学分;
(2)课外学分:10学分。
2、授予学位及要求
符合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课程设置说明
英语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分为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部分。通识课程包括通识核心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两类,本专业员工需分别修满41学分和10学分,分别占课程教学总学分的24.8%和6.1%。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三个模块,员工须分别修满36学分,66学分和12学分,分别占课程教学总学分的21.8%,40%和7.3%。
2.课程模块学分分配汇总表
课程体系 |
学分 |
占课程教学总学分比例(%) |
实践教学 |
独立设置 实验课 |
课内实验、实践教学 |
集中性 实践教学 |
小计 |
占课程教学总学分比例(%)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通识课程 |
通识核心课程 |
41 |
24.8 |
- |
- |
5.5 |
96 |
3.5 |
56 |
9 |
192 |
5.5 |
素质拓展课程 |
10 |
6.1 |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课程 |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
36 |
21.8 |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核心课程 |
66 |
40 |
- |
- |
3 |
48 |
22 |
352 |
25 |
400 |
15.15 |
专业拓展课程 |
12 |
7.3 |
- |
- |
- |
- |
- |
- |
- |
- |
- |
注:此表不含课外学分。
3.各学期学分分配汇总表
类目 |
各学期学分分配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通识核心课程 |
9.25 |
9.25 |
10.25 |
7.25 |
4.25 |
0.25 |
0.25 |
0.25 |
|
|
素质拓展课程 |
2 |
2 |
2 |
1 |
1 |
2 |
0 |
0 |
|
|
学科(大类)基础课程 |
6 |
6 |
6 |
6 |
6 |
6 |
0 |
0 |
|
|
专业核心课程 |
8 |
8 |
6 |
8 |
7 |
9 |
12 |
8 |
|
|
专业拓展课程 |
1 |
2 |
2 |
2 |
2 |
2 |
1 |
0 |
|
|
合计 |
26.25 |
27.25 |
26.25 |
24.25 |
20.25 |
19.25 |
13.25 |
8.25 |
|
|
注:1.原则上前四学期每学期学分数一般不应高于28,后四学期每学期学分数一般不应高于25;
2.此表不含课外学分。素质拓展选修课程合计5学分,可平均计入每学期。
七、课程设置总表
1.通识课程
课程性质 |
开课单位 |
课程名称 |
类别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类型 |
建议修读学期 |
考核方式 |
修读说明和开课对象 |
讲课 |
实验 |
实践 |
上机 |
通识核心课程 |
Y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m |
必修 |
3 |
48 |
48 |
|
|
|
1 或2 |
考试 |
全校本科生 |
Y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y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必修 |
6 |
96 |
64 |
|
32* |
|
3或4 |
考试 |
全校本科生 |
Y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
必修 |
2 |
32 |
32 |
|
|
|
3或4 |
考试 |
全校本科生 |
Y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Morals and Ethics & Fundamentals of Law |
必修 |
3 |
48 |
48 |
|
|
|
1 或2 |
考查 |
全校本科生 |
H |
计算机基础I Computer Foundation I |
必修 |
2 |
32 |
8 |
|
|
24 |
1 |
考试 |
文科类员工 |
H |
VB程序设计语言 Programming Language VB |
必修 |
3 |
48 |
32 |
|
|
16 |
2 |
考试 |
文科类员工 |
Q |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
必修 |
0.5 |
8 |
8 |
|
|
|
1或2 |
考试 |
全校本科生 |
Q |
军事训练 Military Training |
必修 |
2.5 |
2W |
|
|
2W |
|
1 |
考查 |
全校本科生 |
G |
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
必修 |
4 |
120 |
120 |
|
|
|
1-4 |
考试 |
全校本科生 |
Y |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and Policy |
必修 |
2 |
128 |
64 |
|
64* |
|
1-8 |
考查 |
全校本科生 |
X |
工程基础训练I Engineering Basic Training I |
必修 |
1 |
1W |
|
|
1W |
|
1或2 |
考查 |
文科类、医学类员工. |
P |
法语(一)/(二)/(三) French(I)/(II) /( III) (日、德、法、韩任选一) |
必修 |
4 |
64 |
64 |
|
|
|
3-5 |
考试 |
英语专业员工 |
P |
日语(一)/(二)/(三) (Japanese(I)/(II) /( III)(日、德、法、韩任选一)) |
必修 |
4 |
64 |
64 |
|
|
|
3-5 |
考试 |
英语专业员工 |
P |
德语(一)/(二)/(三) German (I)/(II) /( III) (日、德、法、韩任选一) |
必修 |
4 |
64 |
64 |
|
|
|
3-5 |
考试 |
英语专业员工 |
P |
韩语(一)/(二)/(三) Korean (I)/(II) /( III) (日、德、法、韩任选一) |
必修 |
4 |
64 |
64 |
|
|
|
3-5 |
考试 |
英语专业员工 |
小计 (毕业要求) |
|
人文社科类员工41学分 |
素质拓展课程 |
Q |
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
必修 |
2 |
32 |
32 |
|
|
|
1或2 |
考查
|
全校本科生 |
X |
创业基础 Entrepreneurial Foundation |
必修 |
2 |
32 |
32 |
|
|
|
6 |
考查 |
全校本科生(工商管理专业除外) |
Q |
就业指导课(一)/(二) Careers Guidance for University Student |
必修 |
1 |
16 |
16 |
|
|
|
1或2 /5或6 |
考查 |
全校本科生 |
- |
科技普及类 |
选修 |
详见教务处每学期开出的供全校员工选修的素质拓展课程。2-8学期,自选。 |
文艺欣赏类 |
选修 |
公民教育类 |
选修 |
创业工具类 |
选修 |
|
(课外学分) |
置换 |
置换项目详见教务处提供的置换表;其中《教师通用职业技能》以课程置换方式进行,为师范类专业必修,计2学分。 |
小计 (毕业要求) |
|
最低完成20学分,素质拓展课必修课程5学分,选修课程不低于5学分,课外学分置换不超过10学分。 |
|
|
|
|
|
|
|
|
|
|
|
|
|
|
|
|
|
2.专业课程
2.1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员工应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中修满36学分,具体安排见下表。
课程性质 |
开课单位 |
课程名称 |
类别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类型 |
开课 学期 |
考核方式 |
讲课 |
实验 |
实践 |
学科基础课程 |
P |
基础英语(一) Elementary English (I) |
必修 |
6 |
96 |
96 |
|
|
1 |
考试 |
P |
基础英语(二) Elementary English (II) |
必修 |
6 |
96 |
96 |
|
|
2 |
考试 |
P |
基础英语(三) Elementary English (III) |
必修 |
4 |
64 |
64 |
|
|
3 |
考试 |
P |
基础英语(四) Elementary English (IV) |
必修 |
4 |
64 |
64 |
|
|
4 |
考试 |
P |
高级英语(一) Advanced English (I) |
必修 |
4 |
64 |
64 |
|
|
5 |
考试 |
P |
高级英语(二) Advanced English (II) |
必修 |
4 |
64 |
64 |
|
|
6 |
考试 |
P |
基础写作(一) Elementary English Writing (I) |
必修 |
2 |
32 |
32 |
|
|
3 |
考查 |
P |
基础写作(二) Elementary English Writing (II) |
必修 |
2 |
32 |
32 |
|
|
4 |
考查 |
P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一) Academic English Writing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I) |
必修 |
2 |
32 |
32 |
|
|
5 |
考查 |
P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二) Academic English Writing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II) |
必修 |
2 |
32 |
32 |
|
|
6 |
考查 |
小计(毕业要求) |
36学分 |
2.2专业核心课程
员工应在专业核心课程中修满66学分,具体安排见下表。
课程性质 |
开课单位 |
课程名称 |
类别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类型 |
开课 学期 |
考核方式 |
讲课 |
实验 |
实践 |
专业核心课程 |
P |
英语语音 English Pronunciation |
必修 |
2 |
32 |
16 |
|
16 |
1 |
考查 |
P |
英语语法 English Grammar |
必修 |
2 |
32 |
32 |
|
|
2 |
考试 |
P |
英语口语(一) Oral English (I) |
必修 |
2 |
32 |
32 |
|
|
1 |
考查 |
P |
英语口语(二) Oral English (II) |
必修 |
2 |
32 |
32 |
|
|
2 |
考查 |
P |
英语视听说(一) Viewing, Listening &Speaking (I) |
必修 |
2 |
32 |
32 |
|
|
1 |
考试 |
P |
英语视听说(二) Viewing, Listening &Speaking(II) |
必修 |
2 |
32 |
32 |
|
|
2 |
考试 |
P |
英语阅读(一) English Reading (I) |
必修 |
2 |
32 |
32 |
|
|
1 |
考试 |
P |
英语阅读(二) English Reading (II) |
必修 |
2 |
32 |
32 |
|
|
2 |
考试 |
P |
英语语言学(一) General Linguistics (I) |
必修 |
2 |
32 |
32 |
|
|
3 |
考试 |
P |
英国文学(一) British Literature (I) |
必修 |
2 |
32 |
32 |
|
|
3 |
考试 |
P |
美国文学 American Literature |
必修 |
2 |
32 |
32 |
|
|
4 |
考试 |
P |
英汉互译(一) E/C Translation (I) |
必修 |
2 |
32 |
32 |
|
|
4 |
考试 |
P |
跨文化交际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
必修 |
2 |
32 |
32 |
|
|
5 |
考查 |
P |
英语演讲与辩论 English Public Speaking and Debating |
必修 |
2 |
32 |
16 |
|
16 |
4 |
考查 |
L |
教育学基础 Pedagogy |
必修 |
2 |
32 |
32 |
|
|
5 |
考试 |
L |
教育研究方法 Pedagogic Research Methods |
必修 |
1 |
16 |
16 |
|
|
5 |
考试 |
N |
书写技能 Handwriting |
必修 |
1 |
16 |
16 |
|
|
5 |
考查 |
L |
心理学基础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必修 |
2 |
32 |
32 |
|
|
6 |
考试 |
L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Moral Standards and Norms of Behavior |
必修 |
1 |
16 |
16 |
|
|
6 |
考试 |
L |
班主任工作方法 Working Methods of Class Teachers |
必修 |
1 |
16 |
16 |
|
|
6 |
考试 |
L |
中员工心理健康与辅导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
必修 |
1 |
16 |
16 |
|
|
6 |
考试 |
L |
教师语言 Teacher’s Language Skills |
必修 |
1 |
16 |
16 |
|
|
5 |
考试 |
P |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English Course and Pedagogic Theories |
必修 |
2 |
32 |
32 |
|
|
6 |
考查 |
P |
教育见习 Teaching Probation |
必修 |
2 |
2w |
|
|
2w |
6 |
考查 |
P |
教育实习 Teaching Practice |
必修 |
14 |
14w |
|
|
14w |
7 |
考查 |
P |
教育研习 Teaching Action Research |
必修 |
2 |
2w |
|
|
2w |
7 |
考查 |
P |
毕业论文 Graduation Thesis |
必修 |
8 |
8w |
|
|
8w |
8 |
考查 |
小计(毕业要求) |
66学分 |
2.3专业拓展课程
员工应在专业拓展课程中修满12学分,具体安排见下表。
课程性质 |
开课单位 |
课程名称 |
类别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类型 |
开课 学期 |
考核方式 |
讲课 |
实验 |
实践 |
专业拓展课程 |
P |
外语学科概论*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
选修 |
1 |
16 |
16 |
|
|
1 |
考查 |
P |
西方文明史*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
选修 |
2 |
32 |
32 |
|
|
3 |
考查 |
P |
初级口译 Elementary Interpretation |
选修 |
2 |
32 |
16 |
|
16 |
4 |
考查 |
P |
英语教学技能训练 Teaching Skills Training |
选修 |
1 |
16 |
16 |
|
|
7 |
考查 |
P |
英语课程与教材研究 English Course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
选修 |
1 |
16 |
16 |
|
|
5 |
考查 |
P |
英语教学设计 English Teaching Design |
选修 |
2 |
32 |
32 |
|
|
5 |
考查 |
L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选修 |
1 |
16 |
16 |
|
|
6 |
考试 |
L |
员工评价原理与方法 Theory and Method of Student Assessment |
选修 |
1 |
16 |
16 |
|
|
5 |
考试 |
L |
教师专业发展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选修 |
1 |
16 |
16 |
|
|
6 |
考试 |
L |
问题员工诊断与干预 Diagno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oblem Students |
选修 |
1 |
16 |
16 |
|
|
6 |
考试 |
P |
英语测试工作坊* English Testing Workshop |
选修 |
2 |
32 |
16 |
|
16 |
6 |
考查 |
P |
英语视听说(三) Viewing, Listening & Speaking (III) |
选修 |
2 |
32 |
32 |
|
|
3 |
考试 |
P |
英语视听说(四) Viewing, Listening & Speaking (IV) |
选修 |
2 |
32 |
32 |
|
|
4 |
考试 |
P |
英语报刊选读 Journalistic English |
选修 |
2 |
32 |
32 |
|
|
6 |
考查 |
P |
英语词汇学 Lexicology |
选修 |
2 |
32 |
32 |
|
|
5 |
考查 |
P |
英语阅读(三) English Reading (III) |
选修 |
2 |
32 |
32 |
|
|
3 |
考试 |
P |
英语阅读(四) English Reading (IV) |
选修 |
2 |
32 |
32 |
|
|
4 |
考试 |
P |
英语语言学(二) General Linguistics (II) |
选修 |
2 |
32 |
32 |
|
|
4 |
考查 |
P |
英国文学(二) British Literature (二) |
选修 |
2 |
32 |
32 |
|
|
4 |
考试 |
P |
英汉互译(二) E/C Translation (II) |
选修 |
2 |
32 |
32 |
|
|
5 |
考试 |
P |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nglish) |
选修 |
2 |
32 |
32 |
|
|
3 |
考查 |
S |
大学语文 College Chinese |
选修 |
2 |
32 |
32 |
|
|
2 |
考查 |
小计(毕业要求) |
12学分 |
说明:带*课程为必选课程
八、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性质 |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数 |
总学时 |
学期安排 |
通识核心课程 |
必修 |
军事训练 |
2.5 |
2W |
1 |
通识核心课程 |
必修 |
工程基础训练 |
1 |
1W |
1-2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教育实习 |
14 |
14W |
7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毕业论文 |
8 |
8W |
8 |
合计学分:25.5 |
九、执笔人与审核人
姓名 |
学科领域 |
职称 |
工作分工 |
赵征军 |
英语语言文学 |
副教授 |
执笔人 |
胡晓琼 |
英语语言文学 |
教授 |
审核人 |
张发为(行业企业专家) |
- |
- |
顾问 |
张玉华(行业企业专家) |
- |
- |
顾问 |
十、有关说明
本方案的制定是根据《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7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以及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办学理念与特色。在最终成稿之前,学院领导、系相关负责人和广大老师对国内多所兄弟院校进行多次调研、对毕业员工及在校员工多次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对企事业相关用人单位进行多次走访,并经数稿反复讨论、修改而成。
附表:基础教育合作培养计划
课程名称 |
合作方式 |
英语教学技能 |
中学兼职教师参与授课,授课学时不少于4学时。 |
英语教学设计 |
中学兼职教师参与授课,授课学时不少于4学时。 |
英语课程与教材研究 |
中学兼职教师参与授课,授课学时不少于4学时。 |
教育见习 |
观摩中学教师授课,并接受指导。 |
教育实习 |
中学兼职教师指导。 |
教育研习 |
部分选题由中学兼职教师独立或合作指导。 |
毕业设计/论文 |
部分选题由中学兼职教师独立或合作指导。 |